成长故事
首页  >  快速通道导航  >  成长故事  >  正文
园艺园林学院侯书旺:《种菊花的园艺人》

作者: 时间:2021-08-16 点击量:

种菊花的园艺人

□ 侯书旺,20岁,园艺园林学院2018级本科生

我想和大家分享自己在长江大学这近三年时间里,与菊花结缘的故事。

2020年在西校区玻璃温室举办的首届菊花展,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参观。为期一周的展览,共展出120多个品种、超过2000盆的菊花,还有多肉、绿植、无土栽培草莓等,以及精美的花卉造景、茶艺表演,参观总人数达到1600人。园艺园林学院官网、长江大学新闻网、中青校园网等媒体对展览进行了详细报道。

如果时光倒退回三年前,我真的想都不敢想象,自己可以举办菊花展。刚上大学那会儿,我啥也不懂,仅仅凭借对植物的喜爱,填报了园艺专业,第一志愿被长江大学录取。我很幸运遇见了姚振老师,他是我“大创”的导师以及现在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初入校园,听闻他在“观赏园艺”这块领域颇有建树,我便主动找到了老师,向其表达了跟随学习的愿望。那一年,姚老师在基地做实验,种植的200余个品种的菊花全部成功。他把所有菊花都剪下带回学校,用三轮车足足装满了整个车厢。第一次见到这么多菊花切花,我和同学们真的有被震撼到。

当时,在姚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将这些菊花切花打理好,精心包装,在校园内部进行了一次展销。没想到效果挺不错,许多同学都表示很新奇,非常喜欢。也正是依托这次活动,以2018级本科生为主力的“观赏园艺创业团队”大体上组建了起来。姚老师拍着我的肩膀,眼眉含笑地问我:“有没有信心?我们明年在学校再办一场菊花展!”我当时非常激动,开心地说道:“当然有,干就完事了!”

到了第二年,我们真的开始筹备菊花展。从五月到七月,需要持续进行菊花的繁殖工作,从“取苗、消毒、扦插”,再到后期的“移栽、浇水、培土、施肥”,每一个步骤我都历历在目,所有苗的品种、数量、成长情况都被记录在本子上。

那个时候条件有限,我和同学们将幼苗取回来,移栽在小钵子里,全部放在农科大楼三楼的一个平台上。当时用于种菊花的土壤,都是我跟团队里的小伙伴在曾经的西校区橘园里,用铁锹一铲一铲挖起,再用小推车运走。由于没有水管,我们只能克服困难,拿起水壶,依次去卫生间里接自来水,再搬回菊花旁边浇灌。

六月底,因为专业实习,我跟随老师到神农架林区去了几天,正好遇上荆州的持续高温。再回学校时,由于没及时浇水,枯死了很多苗子,我感到非常心痛。后来,我花钱买了两捆100来米的水管,每天接到卫生间,用于给菊花幼苗浇水。还是因为不放心,我暑假选择留在了学校,宿管阿姨还以为我是准备考研的学生。

盛夏时节,每天早、晚我都会去给菊花幼苗浇水,平均得消耗一个多小时。看着它们一天天地长大,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也会悄悄规划着菊花展的布置。如果有了新点子,我都会激动地告诉姚老师,真有一种把种菊花当作一份事业去对待的劲头。虽然每天还是会有少量苗子扛不住高温枯死,但是我依然很有信心。

除了给菊花浇水、施肥、打药,我还管理着多肉大棚。之前,我们所种植的多肉全部放在橘园内,但是因为拆迁修建体育馆,必须将这些可爱的植物转移。由于经费不足,我和同学们只能用小推车将多肉尽数搬出来。为了摆放这些植物,我们把生锈的铁架子全部锯短了再用。但发现还是不够,于是又自己绘制图纸,在网上买材料回来组装。当时共装了17个角钢架,弄得手臂满是铁丝的划痕。

那年夏天特别热,温棚里的气温更高,我跟姚老师浑身冒汗组装架子,满手的茧和水泡。我看着地上的汗水,第一次亲身体会到了“汗滴禾下土”的辛苦。还有一次遮阳网破了,我怕多肉扛不住晒,独自把它挂了上去,吃了一嘴的灰。

原以为那一年的菊花展稳妥了,但结果出乎意料之外。九月份,天气并没有转凉,几场大太阳一晒,很多苗子直接枯萎,还出现了没接地气“僵苗”的情况。

姚老师安慰同学们:“第一年,没有经验,能做这么多事已经很有意义了。”后来,我们团队开会进行总结,积累宝贵的培育经验。那年立冬,团队核心成员赴南京农业大学进行考察,学习了湖熟菊花基地的种植经验。十月份,我申报的“大创”项目在学校顺利立项,我们再度燃起了信心,决定下一年重新尝试。

时间到了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再次扰乱了团队的脚步。那会儿,我的情绪真的非常低落,迫切地想回学校,不想荒废半年的光阴。但奈何管控严格,返校是绝对不可能的。我打电话与姚老师交流,一致决定不能停滞不前,由其在吸取去年教训的基础上,开始种植菊花。“实践出真知”,姚老师请了一位老爷爷跟他一起,顶着疫情的压力,把菊花幼苗移至多肉大棚门口,更科学地管理起来。

终于盼到了九月,我踏上了返校的行程。复学以后,我跟团队的同学们分工管理菊花,大家都卯足了劲,充满信心。期间,在学校创新创业学院的扶持下,我成立了荆州市明宏花卉园艺有限公司,经常在银行、税务局到处奔波。菊花展那几天,我们热血澎湃,制海报、做宣传、布置现场,加班加点工作,哪怕熬夜,一点也不觉得累。多亏了各界的支持,公司赚到了第一桶金,付出开始有了回报。

在菊花展后的复盘中,我们又发现了许多关于生产、营销的问题,值得大家在后续的实践中改善。未来,我们还会持续做下去,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前行。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这三年的经验让我受益匪浅,但我仍深刻认识到自己和卓越之间的差距。即使依然经历着挫折,我也想通过努力变得愈发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