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简称“化工学院”)于2004年1月由原江汉石油学院、原湖北农学院、原荆州师范学院、原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相关专业组建而成。学院发展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78年成立的原荆州师专化学科。学院现有化学(师范类)、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等5个本科专业。
应用化学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并获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及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校最早于1987年开始招收专科,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湖北省一流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和湖北省石油化工战略性支柱产业专业计划,学校从1996年开始招收本科;环境工程专业于1985年开始招收专科,1987年开始招收本科,有30多年的专业历史,2021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是全国石油高校中第一个获教育部批准招收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院校,为行业、政府和高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环保人才;化学专业设置最早,于1978年在原荆州师专就开始招收学生,为国家有关部门和相关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自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现拥有“油气田应用化学”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与化工工程领域硕士授权点。学院不仅具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并且近年来,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对外交流,邀请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到校演讲,输出了大批优秀学子。同时,还与中石油、中石化及地方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27人,其中专任教师97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6人,副教授33人,博士6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1%,博士占比63%。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8人,专职硕士生导师59人,兼职硕士生导师31人。
【教学质量】
学院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成绩斐然。目前拥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公开出版主编教材13部,其中1部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被列为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被列为21世纪农林类高等学校教材。“十一五”以来主持省级及校级教研项目20余项,2项教研成果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为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单位。历年来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在95%以上、考研上线率达35%左右、就业率96%以上。
【科研成果】
学院围绕国家目标,立足地方实际,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先后建立由企业技术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中国石油HSE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研究室、中央财政与地方共建环境化学研究中心、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石化及环境工程研发推广中心、长江大学油气田环境保护研究所、农村环境保护咨询中心等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48项,承担横向科研项目134项,年均科研经费达2000多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25篇,其中被SCI、EI收录242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授权7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7项。

依托学校科技开发公司,转化发明专利 10 项。有 30 余种油田化学品在各大油田推广应用,打响了长大品牌,为我国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提供了保障。学院教师自主创办企业 6 家,产品销往各大油田,年产值近 6 亿元,年均上缴利税近 1.2 亿元。相关公司为学生的学习和创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每年还会对贫困和优秀学子提供资助或奖励。优越的科研条件吸引了大量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老师的科研活动,成就了很多学生的成才梦。
近五年来,学生在各种校内外竞赛活动中共获得奖励220余项,本科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6篇。申请的每一件专利都会有学生的身影。
2009-2021年科研成果获奖一览表(部分)
【学习氛围】
大一,学院实施“导师制”项目,为每一名本科新生配备成长导师;
大二,学院全方位开放实验室,每名学生均可申请加入学院老师课题组;
大三,学院配备考研帮扶老师,帮助指导考研学生备考复习;
大四,学院成立就业帮扶小组,帮助每位学生精准就业。
近3年来,学院学生在各种校内外竞赛活动中共获得奖励220余项,其中获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总决赛一等奖1次、“挑战杯•中国银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团体)二等奖。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非专业组获团体总分全省第一、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一等奖15次、中南地区高校化工原理大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湖北省实验技能大赛一等奖3次、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一等奖5次、湖北省第九届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1次、湖北省第十届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初中化学组一等奖1次。

【合作交流】
境外学习——学院学生先后赴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英国斯克莱德大学、韩国关东大学、爱尔兰格里菲斯学院、日本爱媛大学、德国TU Clausthal大学交流学习。学院专门制定鼓励政策支持学生参与境外交流学习,对每个参与交流学习的学生最多可支持1.5万元。
境外交流——学院先后邀请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著名化学家、美国加州大学罗伯特·H·格拉布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Danny Reible教授、日本国立爱媛大学樱井雄二教授来校指导学生。

外出交流学子名单
【文化活动】
学院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十佳歌手比赛、年度表彰大会、环境知识比赛、元旦晚会、体育舞蹈比赛、师生趣味运动会、朗诵比赛等等。
院学生会为广大学子发展特长和施展才华的空间——组织部、宣传部、文艺部、学习部、志服部、生活部、创业部、体育部等八个学生组织,促进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学习。

【就业考研情况】
学院为了能使人才培养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不断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在求职中的竞争优势。学院与众多上市公司和知名企业有长期合作关系,有的企业为了能引进人才,甚至设立奖学金或者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每年邀请各类企业来校开展专场招聘,使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找到工作,真正实现工作找人。同时学院积极鼓励学生考研,为学生配备考研帮扶老师,提供考研指导和经验分享,不断提高考研录取率,2022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到38%。近年来,学生就业考研情况得到稳步提升。

